close
微網誌的興起,臉書、噗浪一個個竄其而生,連MSN都完全的被取代,更別說一再走下坡的商業化無名,已經成了乏人問津的蜘蛛天堂。
我也承認比起臉書,無名的經營方式真的是有待檢討,曾經風華一時的網路部落格,如今不再,管理者你在幹什麼? 或許某部份的錯誤應該起於將授權賣給奇摩的那一刻。
但有部份還是歸咎於現在的潮流,「文字」不再當道,「即時」才是王道;臉書可以瞭解每個人現在的最新狀況,但相反的,在瞭解的程度也無法更深入,我認為「文字」可以認識一個人。
因此,會寫文字的男生很迷人,這也成了每當別人問起挑男友的條件時,它占了很大的附加條件;只可惜,現在的時、人,很難找到,就連書也很少人在看了。
每每打開臉書,總是讓人昏眩,零亂的即時動態,強迫我接收我不想知道的訊息,總是在短時間的瀏覽自己想看的,收發短訊後快速的登出,因為再多待一秒,我的眼睛就會嚴重渙散,看來我真的是個與潮流脫軌的邊緣人。
不過,這樣也好,逐漸被人淡忘的無名,更可以隨心所慾的舒發,伴隨著我多年歲月的紀錄,這裡有懷舊的回憶,縱使所有的人離我而去,這裡依然是我敲打鍵盤的天地。
商業化,表面上看來是無名,但現在所火熱的臉書,雖然免費,但在個人的空間下才是真正的隱形商業化。
全站熱搜